杨再春 官方网站

http://yangzaichun.zxart.cn/

杨再春

杨再春

粉丝:367940

作品总数:10 加为好友

个人简介

杨再春,字墨人,1943年8月生,河北唐山人,中国著名书法家、书法教育家、摄影家,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,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、教授,北京书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(党委书记),中国摄影著作...详细>>

艺术家官网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

留言板

更多>>

艺术圈

作品润格

书 法:议价

国 画:议价元/平尺

匾额题字:议价

拍卖新高:

联系方式

艺术家官网负责人:小张

邮箱:artist@zxart.cn

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,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。

“大笔一挥”抒情济世——记著名书法家杨再春

  杨再春先生的书法厚重古朴,飘逸灵动,在中国的书法界享有很高声誉。他自己始终执着地认为书法足一种习承前贤又超越自我的艺术,是用自己的自由之笔,写自己的自在之趣,抒自己的豪迈激情。

  杨再春祖籍河北唐山,因身体高大,长得魁梧。肤色黝黑,加之整日劳作于黑白线条之间,陋室被墨香所萦绕,久之,人们便称他为“墨人”,“墨人居”也便成了他的堂号。

  杨再春之父为私熟先生,虽无太多学问,但一生恪守“德为先”的做人信条,对孩童时代的杨再春影响颇深。打小父亲教他练毛笔字,五六岁的他学得异常认真、自信,让父亲喜上眉梢,幼年杨再春用功甚勤,每天早上必习字一两个小时,白天阅经读史,晚间则背诵唐宋诗及六书,朝暮寒暑,迄无间断。

  五十余年来,杨再春潜心临习汉魏、唐宋诸帖,追求魏晋南北朝的神韵,力刻隋唐的法度,偏爱两宋金元的意态和明清的雅趣与朴拙,习以欧虞,殊具功力,继而笃学《兰亭》、《圣教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,堪为当代书法史上深得王字精髓者之一。

  杨再春在近几十年的书法创作中,出版专著36余种,发行量达1000万册之多,在国内当居第一,正如书法家刘炳森所说:你为中国的书法普及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,大家有目共睹。可以说杨再春的足迹遍及国内的工厂、机关、军营和学校,还有国外的二个国家,他讲书法的继承与创新、他讲书法的结构与章法、他讲书法美学、他讲书法与做人的道理、他讲对母亲的情怀、他讲一个纯粹书法家的责任,他的书法广播天下,他为传承国粹发扬光大,做出了不懈的努力,现在拥有千万学生的他,深感书法普及担子的重大。

  在杨再春出版的多部著作中,尤以《杨再春书法》一书最能体现他的风格特色,灵动、洒脱,寓劲秀妍雅于一体,讲究线条的形质,将点画视为书道的情性精粹。读他的作品,常使人感觉到某种不同于流俗的抓入神采,字里行间涌动着强大的生命力。著名书法大师启功曾称赞其作品:杨再春的字源于传统并于传统中求其变,实属难得。著名绘画大师孙瑛看完他的作品感概万千:、我见到的不仅仅是点画撇捺的笔墨,而是流荡于其中的风骨、神韵、精神,是那种豪迈厚重的苍劲,是那种阅尽人间春色的自豪感……已故的刘开渠大师对他的字这样评价:“他的字能给人以美的享受,能净化你的心灵。”

  见过杨再春的人会有这样的感觉,他是一位既豁达又开朗、随和的人,近些年来,全国各地及国外的朋友求教他的人很多,仅读者来信就多达万封,大多数书法爱好者都是怀着敬仰和崇拜的心里给他写信,向他拜师学艺,他竭尽所能一一解答,尤其对那些边陲战士、身患残疾、下岗职工以及与病魔抗争的人,除了复信外,还要随信附上一幅作品,以还他们一个心愿。

  1999年曾经有一位名叫傅长清的内蒙古朋友慕名而来,非要让杨再春教他书法,先生不但决定教他写字,而且安排了他的工作,就连住宿也安排好了,感动得傅先生直流眼泪。一年后,傅先生突发脑溢血,又是杨再春把他送进医院,但傅先生终因医治无效离开人世。杨再春为他支付了不少医疗费及相关费用,并为傅先生在北京举行了葬礼,为了纪念他,杨先生又为他出版了一本小册子《傅长青硬笔书法新探》,并亲自前往内蒙将书送到傅先生家属手中,走时又给其家人放下1000元钱。这件事在圈里圈外传为佳话。内蒙古傅先生家乡的人都说:“你家遇上好人了。”

  杨先生与人为善,崇尚“德为先”,并以此来规范自我,做到“言必信、行必果。”他以平常人的心,做的却是不平凡的事;泰皇岛一位下岗女工因为急于上班,忘了关水龙头,结果不但自己家被泡透,还由于墙体大量渗水导致楼下住户墙壁上悬挂的一幅字被污水浸泡,面目全非。这位女工再三道歉,楼下的这位先生倒也通情达理:家里的损失我就不说了,可这幅字你得赔我,这是一位书法家的作品,是我最喜欢的物件。一番话无疑给这个家庭雪上加霜,女工经多方打听,才知道这幅字是杨再春写的,于是她拨通了杨再春电话,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他。杨先生一面安慰她,一面答应帮她的忙:“你把被损坏的作品的尺寸、内容写信告诉我就可以了。”事隔几日女工便收到了杨再春的作品,她百感交集地给杨再春打电话说:“您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呀。”

  杨再春对其母亲的情怀,圈里圈外传为美谈,人们在欣赏他作品的同时,更加佩服他对母亲的爱,杨再春每逢出差,第一件事要安顿奸母亲的衣食住行,只有当他看见母亲笑着挥挥手:你去吧。他才肯放心离开,出差其间一有空闲就要打电话询问母亲的身体情况,出差回来后除了要带些老人爱吃的东西,第一眼要见的人就是老母亲了,到了夏天,经常能看到杨再春将母亲抱起放在轮椅上,让母亲享受户外的阳光。记得有一次我去杨再春办公室,见他踌躇满志•问他:先生怎么不开心呀,他向我道出了祥情,他说:“奶奶最近身体不是太好,经常便秘,药物不起太大作用,为了不让老人家受这种痛苦,连我爱人都为老人家排便”我跟随杨先生学书多年,这种令我感动的事很多,每每说起,感觉颇多,杨先生今年已经是65岁的老人了,在91岁的母亲身边,他是个孝子,在自己的孩子面前,又是一个慈祥的父亲,而在我的面前他又是一位可敬的恩师,他那一举—动,一言一行足以窥见他对母亲孝心倍至,对我们这些晚辈影响很大,为书先为人这是先生的一贯作风,他常和我们说:不孝敬父母的入绝不能和他交朋友。这句很赋有暂理的话,折射出杨先生骨子里的那种美德。他把真诚的爱融入在书法的点画之中。唐诗有名句“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”这是对杨先生最好的写照。

  德艺双馨的杨再春,在将书法广播于天下的同时,义热衷公益事业。北京圆明园学院的院长邀他写字,他了解到这足住为孩子们募捐善款,兴办教育,他便为该院创作了近百幅书法作品,那字里行间涌动的是拳拳爱心,还有,杨再春近日又将拍卖的100件书法摄影小品所得的近5万元全部捐献给了慈善机构,此项捐款用于海淀上地社区的低保户和残疾入,为此海淀区慈善协会为他颁发“爱心市民奖”。近些年来,他为老家唐山、为西北的贫困地区捐钱,捐书法作品总价达4O万,由于杨再春的崇高美德,中华慈善总会为其授予了“中华慈善美术家”的荣誉称号。他说:类似之举,利国利民,只能多为。

  近些年来,由于杨再存在国内外的影响,他先后应邀赴世界各地举办个人展览和讲座。其中有部分作品被外国友人收藏,更有的被我国领导人及使节礼赠外国元首。杨再春先生在书法道路上仍在不断地耕坛求索,尽管桃李华夏,尽管荣誉诸多,尽管其艺广播天下,尽管有了些成就,但他还上沉了心来,去捕捉、去构筑更宏伟的书法艺术。(宋文江)